“打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分論壇原有供應鏈變化趨勢加速
應注重技術創新 尋找多樣化供應源
施諾慕(北京)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泰奧·坦特里發言。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在4月21日舉辦的“打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分論壇上,多位企業界人士圍繞該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博鰲亞洲論壇咨詢委員、馮氏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說,過去十多年來,技術進步已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很多業務已經實現數字化,企業也傾向于用高科技解決供應鏈問題,同時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也對全球供應鏈在各國間的移動造成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加速了原來的供應鏈變化趨勢。
在馮國經看來,未來產品將被分為基本必需品和非基本必需品兩大類。基本必需品會繼續依賴國內生產,重新補足庫存,確保個人防疫、糧食安全等需要;而對于服裝、鞋之類的非基本必需品,可能會更加依賴全球化,國際供應鏈也會更加敏捷,更加快速。
施諾慕(北京)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泰奧·坦特里表示,疫情后,全球的供應鏈都受到影響。對于供應鏈較長的企業而言,縮短供應鏈、就近采購就成為應對的備選方案之一。他同時也強調,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推動全球化的驅動力永遠不會停止,“要促進供應鏈的穩定,可以從創新技術和多樣化的供應源等方面去改善。”
(本報博鰲4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