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政府加大對環衛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持續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引導更多市民一起維護城鄉環境衛生。”今天,省人大代表、儋州市環衛局第三環衛隊副隊長謝群麗接受采訪時,開門見山地透露了她將要提出的建議。
淺淺的笑容,平和的語調。這是謝群麗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我從事環衛工作有13年了,選擇這份職業是無悔的。其中有苦有累甚至有委屈,但看到打掃得干干凈凈的街道,心中更多的是充實和快樂。”談起環衛工作經歷,她平靜地說。
2004年,謝群麗從儋州市新州中學畢業后,應聘到儋州市環衛部門當一名環衛工人。當時,親友曾勸她,環衛工作很辛苦,到工廠打工會強得多,掙的錢還能多些。“總要有人來當環衛工,只要認真做,做好了也是很好的工作!”年輕的謝群麗堅定地說,認準了這份職業。
說起苦累,環衛工的超強度工作很能考驗毅力。謝群麗說,多年來她已形成一張有規律的作息表:凌晨3時40分起床;4時整出門,4時30分到街上打掃衛生;6時,清掃結束;6時30分開始吃早餐;7時上路保潔;到11時30分回家吃飯;13時,又上路保潔;19時,下班。這是平時的作息,遇到臺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積水的街道上很快堆積著各種垃圾,她與同事們沒日沒夜地打掃和清運,每次都能盡早恢復街道的潔凈。
說起委屈,一些低素質的人往往不尊重環衛工的勞動。有一次,一位打扮時髦的女子隨意將嚼過的甘蔗渣拋灑在那大鎮的街道上。謝群麗提醒后,那個“美女”居然振振有詞地回應:“如果我們不弄臟街道,要你們環衛工干啥?”這讓謝群麗感到有些委屈,但她很快調整自己的情緒,認認真真地清掃地上的垃圾。
說起快樂,讓環境變美是環衛工作價值之所在。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長期的環衛實踐中,扎實肯干的謝群麗探索出了不少“秘笈”:“重點路段勤打掃,人多之處見空掃,垃圾多時突擊掃,飲食攤旁輕輕掃,灰塵多時壓著掃。”由于苦干加巧干,她所負責路段的保潔工作,受到上級和群眾的充分肯定。2016年,謝群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如今,已成為儋州市環衛局第三環衛隊副隊長的謝群麗,仍然堅持帶隊在一線從事清掃工作。尤其是2017年11月30日以來,儋州市把那大城區環境衛生工作移交給福建東飛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全面推行社會化服務。該公司負責那大鎮城區街道和村巷的環境衛生管理,清掃保潔面積凈增244萬平方米。謝群麗認為,此舉將解決那大城區主次街道和社區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邊村、城鄉接合部環境衛生管理主體和標準、質量要求不統一的問題。
作為省人大代表,謝群麗感受到肩上的責任很大。她表示,要不辱使命,發揮來自基層、聯系基層的優勢,主動傾聽基層聲音,積極建言獻策,爭取黨委、政府對環衛工作的更多關懷和支持,爭取社會各界對環衛工作的更多理解和配合,使城鄉環境變得更加潔凈、美麗。(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