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奏·代表委員風采
■本報記者 袁宇
“我先帶你了解一下本校的教學情況。”今天,記者見到樂東黎族自治縣思源高級中學校長覃章彪的時候,他正在為即將到來的考試安排監考教師。
明亮的教室里書聲瑯瑯,粉筆在黑板上“刷刷”作響,講臺下的學生們緊張地記著筆記……記者一路看過去,課堂紀律井然,同學們的眼睛里透出對知識的渴望。
“看了一圈,有什么感受?”在教學樓兜了一圈,回到辦公室后,覃章彪首先向記者發問了。
“課堂秩序很不錯,同學們很好學。”記者答。
“就沒有發現一點兒別的問題?”記者的回答讓覃章彪有點“不滿意”了,他開口提醒道:“比如有的班級人數很多,可以組成一個加強連,有的班級人數兩只手都能數得出來。”
確實,樂東思源高中各個班級學生數量有差別,這一現象在高年級的班級中顯得更為突出。
“出現這種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教師數量不夠。”覃章彪向記者交了底:“這并不是樂東思源高中和樂東的特例,我省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或多或少都存在教師資源缺乏的問題。”
覃章彪是省教育廳2012年8月面向全國招聘的第三期思源學校校長。來瓊工作后,他發現了一個讓他憂心的事實:少數民族地區的優秀教育人才更為緊缺,尤其是學科骨干教師的缺失,已經影響到了學科建設及青年教師的培養。
“樂東思源高中建校時,按照省教育廳的相關規劃,思源高中至少需引進27名學科骨干教師。然而6年過去了,我們只招到11人。”覃章彪說,其中生物、地理兩門學科連一名骨干教師都沒有招到。
2017年,我省率先實施“新高考”,實行選課走班制度。“因為基礎較弱,學生傾向于選擇文科類科目,16個理科班級中有14個生物班,物理和化學各1個,學科性教師資源不平衡現象突出。”覃章彪表示。
“我省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地處偏遠,且經濟不發達,其人才競爭力遠遠不及經濟發達地區。”覃章彪說,為了解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落后問題,海南也下了大力氣,如多次實施中小學優秀校長和學科骨干教師引進工程,引進教育人才,在提升全省教育水平上成效顯著,“但總體來說,在少數民族地區效果不明顯,樂東用了3年時間才招到20名骨干教師。”
去年年末,覃章彪當選為省六屆人大代表。新的身份意味著新的責任,從當選那一刻開始,他在心底醞釀著一個建議:從省級層面出臺政策,解決少數民族地區面臨的教育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
2017年,我省萬寧、定安、臨高、樂東、陵水等5個縣(市)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這標志著我們教育硬件設施基本達標,解決好‘人’的問題將成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的關鍵一步。”覃章彪說,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其中,教師起著關鍵作用。
眼看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在即,覃章彪時常通宵達旦地修改完善自己的建議。“我想從可操作層面上提一些具體建議,比如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啟動教育人才引進計劃,充實少數民族地區的師資力量。為引進的骨干教師制定配套政策,解決子女入學、配偶工作調動等。對少數民族地區引進的優秀教育人才給予安置費、績效獎勵等資金支持。”覃章彪說,自己從家鄉湖北來到海南,在瓊工作的近6年時間里,對這片熱土產生了深厚感情,“我將努力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不辜負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本報抱由1月17日電)